疫情加速餐飲業數位發展

Travel is fun
Sep 4, 2021

--

Photo by Adrien on Unsplash

自5/13三級警戒以來,餐廳禁止內用後,餐廳經營者與顧客習慣使用各種數位科技,譬如一到餐廳就開始刷QR code,登記實名制。或者是,試用各種外帶APP,如foodpanda及Ubereat;或者是透過KKDAY及Klook訂購美食包,在家裡自己料理。

這在以往初起步的餐飲數位科技發展,受疫情影響突如起來快速發展。在這波疫情下,在一陣景氣低迷下帶來的好處之一。

在接下來10月的5倍券及各地方的振興券,除了澎湖及嘉義市發現金外,其餘縣市也紛紛針對數位券做出加碼。在這波政府振興的優惠方案,帶領起台灣民眾數位支付的科技,對於未來的科技發展助力滿大。

餐飲、食品業的界線不再劃分

過去,一遇到特殊節日就必須要外面的餐廳慶祝,才有過節的氣氛。但現在外帶/外送美食在家也以自己營造,且有避免人與人的接觸,享受獨處的空間;也因為外送興起,而有沒有固定餐廳似乎就沒有那麼重要,雲端廚房因疫情孵化而出。如Just Kitchen,幫助台灣中小餐廳建造出中央廚房。

搶攻線上供應

這波三級警戒把大家關在家裡,只能上網購物及預訂餐點,各家餐廳&平台紛紛推出居家套餐組合,希望把握住疫情商情,像是曾推出外帶五折的貳樓餐廳,在疫情初期可讓很多人搶預訂套餐。

或者是,台北萬豪酒店、君品酒店頤宮及台北晶華酒店針對頂級客層推出豪華饗宴,也是滿多迴響的。

會員資料庫升級

透過線上預訂/訂餐得以保留顧客的資訊,這對於餐廳來說都是想當可貴,對於未來再行銷而言,都是可以善加利用。像是inline會有顧客曾經電話訂位資料紀錄,後台保留給餐廳參考,讓餐廳可以知道顧客輪廓,對於針對不同活動,做推廣算是相當不錯。

--

--

Travel is fun
Travel is fun

Written by Travel is fun

0 Followers

寫寫台灣旅行、餐飲知識及相關政策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