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星巴克被路易莎超車了?台灣星巴克及路易莎經營各別苗頭
自1998年被統一集團代理進台灣,超過20年在這幾年被台灣在地咖啡品牌Louisa超車,國際品牌失去了光環?
台灣星巴克自2017年被統一集團收購星巴克在台灣的50%股份,成為百分百統一集團持股的品牌。在當年可是熱鬧的一件新聞,各家媒體議論紛紛統一集團怎麼願意放棄上海星巴克的金雞母!
上海淮海路力寶廣場是上海第1,000家開業的門市、中國大陸第6000家的門市[1];而台灣截至2022年底目前只有550家分店。單就門市數,可以說是落差了一截。
然而台灣在地品牌路易莎Louisa從2006年成立以來,2019年分店數超過星巴克。在2021年興櫃登錄門市數已經達527家,各地門市一直開,直營店與加盟店的佔比約為1:3,儼然成為台灣咖啡最大連鎖品牌。
根據流通商業研究所的研究與梳理[2],台灣的連鎖咖啡可分為「國際品牌」「餐食複合」、「烘焙複合店態」、「零售通路跨足」、「外帶特化型」、「新創本土品牌」。台灣的咖啡市場可以說是相當的大,也可以看得出咖啡也是台灣未來海外的拓展的新利器。
除了拼分店數量也拼門市特色
台灣星巴克曾在去年提到,今年展店的速度將以10%速度趕上路易莎。除了增加展店速度外,也特別經營各地特色門市,如台南古蹟文創門市、台泥DAKA首間社區共榮門市,嘗試把各地文化與星巴克做結合。
路易莎也不甘示弱,與台北捷運的合作的大安森林公園 Metrocoffee大安森林店則是帶來不少話題。還有座落於台灣高鐵台中站大廳的分店,看得出路易莎的企圖心。
尋找第二把箭!餐食營收逐漸增加
近年來,路易莎門市越開越大間,朝著大店格局發展、擴增店內座位數外,積極增加餐食的營收的佔比,自建餐食供應鏈。星巴克亦是如此,自2018以來推出星想餐跨足餐食,推出烘焙麵包、蛋糕等甜點,企圖在咖啡外找出第二個獲利。
餐食佔比增加也代表會增加控管食材成本的風險,今年1月路易莎就面臨到漲價的議題,平均餐點包含糕點、貝果、輕食等6品項價格漲5元。
會員數不再是重點,朝向分眾經營
星巴克星禮程 (Starbucks Rewards) 於2022年底會員數達300萬人數,重心放在分眾行銷上,去年曾經針對金星會員舉辦過「一夜限定耶誕星光派對」,從晚上7點至9點展開封店,僅開放金星會員進入,在派對內參加者可搶先喝到11/2才會上市的太妃核果風味那提,以及搶先購買耶誕節最新商品系列,看得出來星巴克對於頂級會員的挹注相當多的心力。
然而,路易莎則是瞄準年輕人族群,首先於Facebook Messeger推出黑卡的會員制,至今延伸拓展到LINE @官方帳號會員系統上,並且發展出累積點數、點餐等功能。黑卡數位會員機制,也成為未來讓路易莎在1年之內推出商用豆方案、咖啡特快車等創新功能的基本功。自2022年底,路易莎的黑卡會員也累積至150萬會員[3]
資料來源:
[1] udn:大陸星巴克突破6000家、上海門店數破千家領全球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