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旅遊平台/旅遊電商分析
台灣旅遊產業的餅很大,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國人國旅的產額有3,478億元,2019年為3,927億元[1],滿多公司積極經營旅遊產業商機,這篇文章來說明旅遊產業鍊會是哪一些。
旅遊產業涵蓋相當多元,以若以經營模式可區分為:品牌端/平台、技術、工具及媒體這四大類。
1、品牌端/平台端
品牌則是如六福村、晶華酒店、君悅酒店、台灣高鐵,或者是體驗等目的地實際提供服務的業者端。另外一方面在平台的話,則是可以類型傳統旅行社、電商及便利商店,如KKday, ibon售票系統, Momo, 雄獅旅行社等提供多樣商品的平台。
2、技術
技術層面則可分為「(票券)分銷」、「發行票券」、「線上訂位」「Channel Manager」、預約系統,像是工研院出身的豐趣科技、Reizo、墨攻科技 Mohist、宜睿資訊、精誠資訊、大賀行銷;在訂房的部分,如Channel Manager,則會有德安資訊。
若是以硬體方面,這一塊就還需要包括POS機器、飯店設備硬體的方面,可以說是滿多。
3、工具
工具則是如出遊行程安排、規劃、地圖及交通搭乘,如比價網站(Fun time/Trivago)、評論網站Tripadvisor、或者安排行程(KKday、Google Map)。
4、媒體
媒體則是如旅遊旅遊網站、報章雜誌,痞客邦/網誌、Taipei Walker、食尚玩家、非凡大探索,近期比較火紅如KOL也算是在此類。民眾的消費習慣以上網搜尋,而網路的搜尋能見度就代表容易被發現,所以越來越多旅遊平台或EC平台紛紛開始打造自有的媒體。
資料來源:[1] 2020年 臺灣旅遊狀況調查